下乡第一天

来源:赵德庆 时间:2018/01/10 15:52

  毛泽东在《采桑子·重阳》中写到:“人生易老天难老……”。这不,一转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已经过去50个年头了。当年那些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英俊少年而今已是满脸沧桑、老态龙钟的花甲老人。

  然而,岁月可以老去,记忆永远年轻。50年前那刻骨铭心的一幕幕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深处。

  1968年12月,毛泽东同志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指示刚一发表,全国上下纷纷响应。1969年1月21日,是咱们个旧知青下乡的日子。当时,数百辆解放牌大卡车齐聚人民医院门口,它们将负责把全市5600多名知青分别送往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去。

  当天早上8时许,老阴山的太阳刚刚冒出山顶,人民医院附近已是人山人海,你推我挤、人声鼎沸、接踵摩肩。

  远行的孩子,送别的亲人,殷殷的嘱咐,默默的祈祷……说不尽的千言万语,道不完的离情别绪。当车子缓缓启动,霎时间,人们感情的潮水犹如决堤的江河,一发不可收拾——哭声、叫声、喇叭声,响成一片。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想起杜甫的诗:“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宵。”

  而17岁的我既没有眼泪,也没有悲伤,更没有送行的亲人,只有一腔孤勇,哪里的黃土不养人呢?因为,我深信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愿做革命的螺丝钉,这就是我们这代人坚定的信念!

  有人会问:“你的亲人哪去了?”我会告诉你:“母亲早亡;父亲牛棚;姐姐、哥哥,一个在贾沙尼格温泉,一个在卡房龙潭头,而妹妹年幼,唯我独行。”别的知青户都是十个八个抱团成行,而和我一起分配到卡房公社龙头寨大队方连洞生产队的只有一个叫李买全的个旧一中初一(二)班的同学。好在我们俩不仅是一个学校一个级部的,而且是一个战斗队的。从此,两个17岁的少年在这个叫做方连洞的小山村,开始了自己的别样人生。

  方连洞是一个山青水秀、绿树环绕的小村庄。全村大约有四五十户人家,全是汉族。据说先祖是从宣威迁徙过来的。村子里,有李姓、周姓、者姓什么的,但以李姓居多。队长姓李,叫李兴海。一个人高马大、脑袋灵活的中年人。他不仅把自己的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六畜兴旺,而且把生产队的事也办得很有章法,活色生香。

  下乡的第一天,一切都是新鲜的。挑水也好,磨面也好,剁猪食也好。城里来的娃娃,啥也没见过,一切都得从头学起。好在我们年轻,年轻就是资本。在那里,我们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课。从此,雨雪风霜、寒暑易节,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一代年轻人在艰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不知不觉50年过去了,下乡第一天的情景,历历如昨,此后尽管只是短短的三年,但它带给我们一生的影响却是巨大和不可磨灭的。正直、本分、坚韧、踏实成了一代知青的共同特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它的名字叫“知青”。

  向知青们致敬!哦,这些时代的苦人儿……